这个好玩具,唤起了我对丢件的恐惧

2017-07-13 09:38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要说说位于美国奥斯汀的流行文化潮牌Mondo。

吸引我关注这个品牌的诱因,是他家出的各种各样的纸片产品:海报、复制画和原稿。由于纸片收藏在中国没有成熟的市场,因此藏家多数是基于兴趣使然的自娱自乐。但是纸片收藏在美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并且细分出了各种品类,且拥有大量交易场所和平台。

简单来说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不限量的海报,下单就印的。这种价格最便宜,当然印刷尺寸越大售价就越高,淘宝就有这种印刷店铺,我最初对海报开始感兴趣的时候,买过几张尝鲜,只是这些店铺恐怕没有正规授权的高清数据,总之实物素质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买过一次就再也不碰了。

国外有很多艺术电商就很正规了,他们会从艺术家那儿购买画作的版权,或者采用分成制。挂到自己的网站上接单印刷,这种复制画的精度自然就很高,但是因为不限量的销售模式,所以也没多少收藏价值,基本用来挂着装饰房间。

第二种是限量印刷的。限量本身是个营销噱头,但Mondo是把这个噱头包装得最好的,具体怎么包装稍后再聊。

买不起 Ron English 的原作,可以买一张复制画再找他签名

另外,参加美国漫展的漫画家,多会带着自己作品的原稿和复制画来卖。粉丝若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漫画家,可以买几张复制画然后请本尊签名,这种签名的复制画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限量的。

第三种就是原稿了,当然因为其唯一性也就意味着这类是最贵的。我在纽约漫展上见到一些《低俗小说》的原稿比较有趣:该画家画了好几张经典场景,然后PS成了两种海报,既能卖印刷品,又能拆着卖原稿。

Mondo的限量海报独特之处是他们会邀请艺术家们来重新绘制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动画经典作品。最关键的是早期邀请的艺术家绘画水准都非常高,加上Mondo采用 “只预告发售日期,却不说上架时间”这种非常欠扁的销售模式,让买家觉得抢到就跟中大奖一样,让人越来越上瘾,没抢到的只能去ebay上竞拍。若是知名画师画的经典题材,就会拍出高价。所以Mondo早期迅速吸引了一堆炒家和玩家入场——说起来是不是很像如今火爆的 Sofubi 玩具?

Tyler Stout重绘的《AKIRA》是Mondo的经典海报产品

Justin Ishmael本尊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Mondo的创意总监兼CEO Justin Ishmael。Justin自己是个资深漫迷、影迷和玩具迷,对流行文化非常精通,又有着独特的审美和想法。他与大量艺术家和版权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了纸片产品之外,还开拓出了服装、录像带、黑胶原声、玩具等产品线,并且组织Mondo自己的线下展览,在全世界吸引了大量流行文化迷成为Mondo的消费者。

MONDOCON今年接着办

在外界看来,Mondo业务处于蒸蒸日上阶段的2015年,Justin Ishmael 突然离职了。其中原因局外人自然无法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失去了灵魂人物的Mondo,限量海报的水准有了明显的下滑,加之消费者对Mondo的销售模式有了疲劳感从而出现不少微词,总之Mondo的海报不如以前好卖了,因此随机上架的销售模式越来越少,反而是固定一两天的限时销售模式多了起来。

但是充满创意的 Justin Ishmael 绝对不会闲着,当玩家好奇他下一部将会做什么的时候。他突然甩出了一个个人网站,且页面布局跟Mondo差不多,走的依旧是与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产品的路线,涵盖了服装、玩具和日用品,算是宣告了自有品牌的建立。

Craig Gleason

目前 Justin Ishmael 力推的艺术家是 Craig Gleason 。前者说自己先是在 Insta 上看到一个名叫 "THE GHOUL" 的角色,感到非常兴奋。原本Justin以为 "THE GHOUL" 是一部同名电影的怪物,但后来才知道是 Craig 的原创角色。

Craig 绘制的 "THE GHOUL"

《THE GHOUL》同名电影,由恐怖巨星Boris Karloff主演。

几周后两人就见面了,并且聊得非常投缘。于是Justin便决定将"THE GHOUL"做成玩具。事实上除了"THE GHOUL"之外,Craig还创造了很多非常炸裂的角色形象,并将这些角色归为“恶棍俱乐部”系列。我感觉每一个都非常适合做成玩具,下面随便贴几张其它角色。

我也是先见到 "THE GHOUL" 的玩具图片,觉得这个有着吸血鬼一般优雅身躯,卡通面容的食尸鬼形象非常有趣,才开始顺藤摸瓜发现这个产品是 Justin Ishmael 鼓捣的。于是下单买了几个打算尝尝鲜,结果等待了一个多月都没收到 usps 包裹。

这个好玩具,唤起了我对丢件的恐惧。

举报
评论
添加表情
0/140
52toys
评论
52t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