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勾拳嘿哈嘿

2017-01-06 15:46

金庸的小说我读过不少,在那个江湖里我既不恋英雄也不慕美人,独独觉得他周伯通最可爱。这个老顽童年纪虽长,却完好无损地留存着少年心性,淳厚质朴,武艺高强但不睥睨众生,只图一人于天地间自在逍遥,别无他求。他敢玩能玩也会玩,《射雕英雄传》里他因得罪了黄药师,被囚禁在桃花岛的地洞里,为打发无聊时光创出了一门让左手与右手打架的独门绝技,观众虽然只有他自己,却也很是热闹。

 


左右互搏术巧在分心二用,修炼时要念一句“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当年我们一群小孩都喜欢比赛模仿看谁做得到谁做不到。参与这场游戏的小朋友大多以失败告终,但是没有关系,金庸老先生早就贴心地为我们点明了退路:凡天资聪颖者皆不可习得。

 


为了练习这个动作我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肯浪费,后来发现只要左右手节奏配合好就很容易做到。没想到长大后,这份童年回忆却在我看到一种老玩具之后被勾起,我叫它--拳击偶。

 


这种拳击偶价格低廉,可玩性大,造型选择余地又多,在七十年代的台湾地区可以说是每家必备的超人气玩具。拳击手偶的内部构造并不复杂,中空的塑胶头罩配有一个垂直金属手柄,柄身内置活动控制器(其实只由几个小杠杆组成的简单结构),按钮装在大拇指会自然落下的地方,只要按下就能做出拳击手的挥拳动作。


拳击偶残品,内部构造参考


外形类似台湾早期的布袋戏偶,区别是并没有着上精致的戏服,大概是制造商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就很随意地剪裁了各种边角布料制成,导致每一只都风格迥异。

 


布袋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广东与台湾等地流传的、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其中又以台湾的发展最为蓬勃。2014年虚渊玄在台湾参加漫展时见识到布袋戏这种艺术形式一下子就迷上了,于是在去年9月推出了老虚编剧、台湾日本首次联合制作的动画布袋戏《东离剑游记》。剧中人物的服装精美到无以复加,武戏打斗动作也非常刺激。担任人偶造型顾问的Good Smile Company更是推出了系列布袋人偶手办和粘土人。

 

传统布袋戏

布袋戏 中国强

GSC出品东离剑游记布袋戏人偶玩具 凛雪鸦


而当年的玩具商们嗅觉同样敏锐。拳击偶的头型取材极其广泛,从华视儿童电视节目《嘎嘎嗚啦啦》里的孙小毛,到星球大战里“I'm your father”的达斯·维达,但凡影视剧里火爆流行的角色,都可以在一夕间统统转行成为拳击手,轮番出没在各个柑仔店打擂台,带给小朋友们无数欢乐时光。不仅可以一个人左右互搏还能双人对打,亦或是多人混战,拳击偶满足了小孩子角色扮演的心愿。

 

孙小毛

达斯·维达

Mr. T

蝙蝠侠

洛奇

李小龙

拳王阿里

忍者神龟

运动员

中国僵尸


“不错喔,你这是什么角色?”

“要不来玩一个回合吧!”

“嘿哈!”

“嘿哈!!”

拳击偶绝对是当年小孩子的交友利器。


举报
评论
添加表情
0/140
52toys
评论
52toys